搜尋此網誌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網飛寄生獸灰色部隊(spoiler alert)

 連假追完六集韓劇寄生獸。本劇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但內容更動不少,可視為韓國版的外傳。

整部劇節奏緊湊,劇情流暢,人物塑造立體,還有最具看點的寄生獸特效和打鬥動作。另有原著沒有的獵犬設定,獵犬是被捕獲的寄生獸,被利用來感應其他寄生獸的存在,造型為束縛衣加上金屬頭罩,帶來沈默羔羊裡食人魔被監禁的既視感,很具視覺上的衝擊。

下面是完劇後的一些反思:

異類

就寄生獸的世界,女主角體內的寄生獸海蒂沒有成功奪取大腦完成完全寄生,因此被同類視為異類。海蒂的不歸順是因為她預期回歸組織會因為她的不同而處於不利地位。而當海蒂的存在威脅到組織的生存時,組織的策略轉向邀請海蒂加盟,顯示寄生獸的思考在進化,由生存轉向佔領地球的長期存在

缺陷

海蒂和女主角的不完全寄生除了讓海蒂無法捨棄原宿主進行二次寄生外,這種狀態讓她每次只能覺醒15分鐘,之後會進入完全睡眠。她必須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全力捍衛宿主的人身安全,但也因為不完全寄生,使海蒂有較多和人類思考的連結,這種看似缺陷的狀態讓海蒂發揮超乎尋常的戰鬥能力,產生½ +½ > 1的效果。

背叛

寄生獸的首腦為了組織的長遠存在,放出消息讓警方攻堅己方組織,用背叛自己的同類而來滲透警方,顯示因為和姜元石刑警的合作已發展出了謀略能力,寄生獸愈來愈像人類。姜元石除了畏懼寄生獸的生命威脅,更因為想利用寄生獸達到上位,因為慾望而背叛自己的組織,人類愈來愈像寄生獸,最後因無法駕馭寄生獸而被反噬。

劇末的彩蛋帶出了和日版寄生獸的連結,也為下一季作了伏筆。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Netflix 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這部紀錄片邀請許多網路科技界的專業人士現身說法,探討現今網路媒體和社群網站對世界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精心設計的演算法讓人容易網路成癮、假訊息氾濫導致種族對立、操縱選舉和政治來破壞民主的隱憂等等。

1960 超級電腦問世到現在,電腦的處理能力提高了兆倍以上,但人類從數百萬年至今,生理和心理上的演化速度,顯然跟不上網路世界,造成適應上的不匹配。


舉例來說,人是社交和群居的動物,早期人與人間的互動範圍多在左鄰右舍或遠方的親友數十人範圍,但現代的網路社群使全世界的人彼此都有連結的可能,這些暴增的連結剝奪了我們的注意力,使人們為了應付不時傳來的like、關注、轉貼、回文等訊息,專注力變得淺薄和短暫,而這正是網路公司為了攫取使用者注意力所精心設計的功能。即時回饋刺激了多巴胺獎勵路徑,正向回饋令使用者愉悅但不持久,讚後空虛需要正回饋一再餵食;然一旦有了負向回饋,低落的情緒卻會一再蔓延。情緒起伏的迴圈造成注意力黏著的癮頭。


有個學者說過:只有兩種產業會稱客戶為使用者,毒品和軟體。聽起來很可怕,但很貼切,共通性就是”上癮”。

根據統計,青少年在網路社群時代,自殘、自殺、焦慮、憂鬱的比例上升數倍。出生即是網路世代的現在青少年,在生心理演化上無法匹配高速電腦,又沒有經歷過沒有網路的年代,以致他們失去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可說是令人擔憂的一群。


網路科技造成負面影響很難概以”陰謀論”來看待。網路是中性的工具,就像一把瑞士小刀,它可以是求生的工具刀,也可以是傷人的凶刀,端看使用者的意圖和如何使用。無疑的,最初網路設計者的初衷是良善的,利用網路可以節省收集資料的時間、快速規劃行程、在家自主學習等許多好處,更進一步還能促成尋親、媒合器官移植或發起急難募款等正面行動。


然網路公司基於商業營利的本質,不可能無償讓使用者使用,而最令人憂心的是他們獲益的手段。有句話說免費的最貴,當你以為在免費使用網路公司的服務時,對方已獲取你的個資和注意力,利用個資模擬你的思維模式,預測甚至掌控你的經濟行為。

一旦他們巨大到富可敵國時,有心人士可能會利用個資大數據,掌握一群人的意識形態,用說服科技進一步驅動動機,然後影響一群人的行為,藉此獲取更大利益。


影片的最後,這些業界人士表達了他們對現況的不安,他們曾為現今網路科技貢獻了心力,創造一個人類經濟史上最賺錢的產業。但明顯的,他們也無法掌控這個產業為世界帶來的負面效應。也許不讓他們的小孩使用3C產品、只使用不收集個資的瀏覽器、不點擊網站推薦的影片和連結或刪除所有社群APP等,以達到被掌控的最小限度。

我們處在一個前所未有數位時代,網路世界的是一台大主機,每個個體只是這台大主機的資訊節點,你可選擇被操控或不被操控,選擇不服膺網路操控的人 也許是清醒的,卻也是最孤獨的。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Netflix 醫療紀錄片Diadnosis 全民會診室第五集

 一位17歲的少女拉雪,在哥斯大黎加國家公園內遭浣熊咬傷後,雖即時注射了狂犬變疫苗,回國後卻發生一進食後就會嘔吐的症狀。長時間嘔吐造成拉雪脫水和營養不良,她無法正常求學,最後需進行植入性輸液治療來維持生理機能,雖然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因為輸液會直接經過心臟,如發生感染會有致命風險。  

不斷求醫的過程中,專家們的診斷莫衷一是,有寄生蟲感染、精神官能症、脊髓液滲漏等,在治療上無明顯幫助。 且部份醫師主張是心理因素,令拉雪及家人感到不被信任及沮喪。

本紀錄片的主導者麗莎 桑德斯(Lisa Sanders)醫師,是美劇Dr. House 的技術顧問和紐約時醫療專欄作家。

和本案病主面談後,桑德斯醫師首先排除少女常見的暴食後厭食症,並打算採群眾外包實驗的模式,試圖找出病因,亦即將拉雪的病例上傳網路,徵求各方意見。 

不久,各方專家學者和有著相似病症的病友紛紛表示看法和提出建議,最終歸納出寄生蟲感染、端坐性心搏過速(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 POTS)、反芻作用症候群。

接著就是拉雪是否願意和相關人士與談或針對這三個可能病因請求專業協助。

這集主題講信任關係,可分幾方面來看: 

拉雪和醫師

從拉雪和家人的求醫歷程開始,每個醫師都有自己的診斷和治療,但由於拉雪症狀反覆,醫病關係逐漸產生了不信任和緊張。

拉雪和外包群眾

桑德斯醫師介入採群眾外包實驗後,不斷有民眾提供自身的病症和求醫經驗,也有專家從別的角度提出專業看法,給了拉學及家人信心和鼓舞 。當要進行下一步時,卻產生一定程度的阻礙。紀錄片後半段,桑德斯醫師和拉雪及其母親的一次會談上,針對是否對群眾外包實驗的結果採進一步的行動時,發生齟齬,拉雪的母親採非常戒備的態度。  

拉雪和母親

從片中可看出,拉雪的母親對女兒的照顧強勢。她不相信女兒能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但也怕自己幫女兒做了以後會後悔的決定,才有後來不願進走下一步的矛盾。

後來拉雪的母親妥協,讓拉雪和一位治療過反芻作用症候群的病友視訊面談,她後來對拉雪說,等妳十八歲後,妳就能自己作決定了。

也許是受了此病友的激勵,拉雪一定程度上接受自己的症狀和反芻作用症候群相關

,但明白了該病友接受治療的細節後,產生了退縮。最終沒有尋求反芻作用症候群的專業治療。她仍維持定期植入性輸液治療

最後,桑德斯醫師 對這個案例下了註腳。醫病間想對病情有所進展,前提是先取得信任,不管是醫師對病人或病人對醫師。

 




 

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看Netflix 罪案實錄Worst Roommate Ever之一

 Call Me Grandma

這集事件發生的年代是在上世紀80年代,沙加緬度一間私人收容社會邊緣人的住宿機構被發現住民無故失蹤,經調查發現機構所在地埋有七具住民屍體。犯罪者為機構負責人,一位你我在路上都會見到的老奶奶。

老奶奶的作案動機是詐領住民的社會安全局支票。

此案會見光,是一位社工對她所服務的個案在住進該機構後無故失聯而起疑。經查,老奶奶有洗劫、賣淫、仲介性交易等前科,不如表面上看起來人畜無害。

奶奶能在同一地點謀殺七人才被發現,主要有兩個因素:

1. 善於偽裝

年紀 

報案社工在事後才發現,奶奶的實際年齡約五十多歲,但第一次會面時,她的衣著、談吐和妝容卻讓人誤認為七八十歲,因此放下戒心。

社交手腕

奶奶利用受害者的社會安全局支票捐款做公益和捐助物資,讓人以為她純粹是個有錢有閒的慈善家。諷刺的是,後來發現她捐助的東西有不少是被他坑殺的房客的所有物。 

另據調查,奶奶結過四次婚,名字一再更改,就當時的戶政系統無法即時查核讓警調及時警覺。 

2. 公務機關的失職

社政系統沒有定時對體系外住宿單位的住民進行追蹤關懷,當然這些住宿單位也不在收編的名單之上。且住進奶奶之家的人不少都是和家庭和社會關係疏離者,即使失蹤也鮮少被關心。

假釋官沒有定期追蹤假釋犯在外的行為,以致奶奶敢在加州首府的的大街之上進行殺人埋屍。反過來說,社工單位若知此人為假釋犯,一開始便會對她能負責收容單位的資格感到質疑。

這個案件的動機令人想到,日本近年也常發生老年人口在家死亡,晚輩隱匿不報的新聞,目的是繼續受領政府給付的老人年金或補助金,也就是所謂"躺著的經濟支柱"。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9027

這類案件會被發現,往往是負責給付年金的政府官員察覺有異,經社工上門訪談才發現。然社工常因人手不足而無法定期訪視,若可依家庭醫師制度和遠距醫療,讓照護端利用視訊醫療等工具,定時回報這些年長和受照護者的健康狀況,也許能減少此類事件。



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看Netflix紀錄片-N號房事件

這部紀錄片是關於2018年在韓國爆發的N號房網路性剝削犯罪,詳細在維基百科有紀載。

簡單來說,該事件使用 Telegram 這個app 成立數個收費的網路包廂,用網路搭訕、釣魚連結等手法,取得受害人的裸露照片後,再利用個資威脅受害人進一步提供更多照片和視頻供包廂會員流覽。內容包括裸照、不雅視頻、自殘、食穢等,後來還涉及線下的暴力威脅和性侵。 

N號房引全韓國震撼主要是因為,這不只是上傳足以引起他人性慾的數位內容的妨害風化罪或偷拍第三人性愛照的妨害秘密罪,而是涉及強制和性暴力等更惡性的犯罪。 

紀錄片中值得注意的是,當首家平面媒體-韓民族報揭露 N號房時,並沒有第一時間得到太多關注,也許和韓國根深蒂固的父權主義有關。當更多媒體加入挖掘 N號房的犯罪結構,發現涉案和受害人數激增時,才引起檢調積極介入。其中受害者包括16名未成年(最小的只有11歲)女性,更是挑戰韓國民眾三觀底線。

主嫌被逮捕後,引起全韓很大的爭議的是,是否要公布N號房內的會員資料?

我們先思考,所有N號房會員都是事件的共犯嗎?

一般人會認為的共犯,常是指廣義的共犯或幫助犯。如目睹犯罪發生而沉默者或犯罪發生當下在旁助勢者。法律上的共犯要件,基本上要彼此有犯意聯絡和行為分擔。 N號房內會員的涉案等級有別,除了本身為主嫌工作的會員像威脅被害者、負責拍攝相片或視頻上傳、包廂的管理者或車手等為當然共犯外,有的會員單純只是觀看,也有的會煽動其他會員或管理者,等同教唆犯罪,惡性程度不一。 

依韓國當時的法律,即使對於涉案較深的會員也只能輕輕放下,更遑論要公布會員個資。但此事件的惡質程度激起全韓公憤,多達200多萬人連署要公布會員個資,引發因應此類事件的修法需求,就如我國要公布酒駕累犯相片也是修法加重刑責後才實施。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初玩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玩了近一個月 Switch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這是一款很引人入坑的遊戲。很久沒有對一個遊戲如此投入(廢寢忘食?),目前玩的時數還不多,粗淺分享一下這遊戲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A.物理系統(第一次接觸這種設定,不知道有沒有其他類似遊戲?)

1.靜音表 

顯示主角林克因地形或活動狀態(走、蹲、跑等)顯示不同的噪音值。

剛玩時我不懂為何要有靜音表,後來發現是進行遊戲的策略之一。 

利用低噪的潛行動作可以偷襲敵人,輕鬆給敵人重傷害,這很重要,因為剛開始玩就算是初級雜魚也可一擊讓林克GG。

遇到馬匹,利用潛行靠近馬才有機會駕馭牠。你說為什麼要騎馬?曠野之息的曠野沒馬代步會讓你走到懷疑人生。 

打獵一樣需降噪近身捕捉或保持近距離用弓箭射殺。動物對聲音十分敏你知道的

2.體溫表

白天晚上氣溫會變化,林克體溫有會有感應;在高山或低谷體溫也會不同。林克會因為極端氣溫而損失血量,要用物理遮蔽,如樹蔭、建築陰影來避暑,或穿防寒衣避免凍傷,也可製作藥品和相關食物來因應。

3.時間表

10秒約等同遊戲內五分鐘。日夜交替除了風景、氣溫不同外,也會出現不同的怪物,可根據怪物的生理時鐘,趁牠們睡覺時予以偷襲。而林克休息後,可恢復體力和血量。  

4.體力槽

動作遊戲好像很少有體力槽。曠野之息除了的血量,體力也是有限的。快跑、攀爬、滑翔傘降落或渡河都會耗體力,體力不夠會累倒、摔死或溺水,遇到敵人沒力跑一樣會被擊斃。 

5.武器損壞

武器的取得並不難,打到敵人後可撿到不少遺留下來的武器,但奈林克的武器袋有數量限制,且使用上有損害的設定,過度使用會崩毀。所以武器的選擇要考量敵人的特性和使用時機。

B. 策略性

策略性是曠野之息的遊戲精髓。剛開始打怪如果無腦硬撼,容易被圍毆或一擊GG,需有隨時逃跑準備(逃跑雖然可恥但是有用),也可善用偷襲或遠端放冷箭,或配合希卡之石的特殊能力 。在打怪上可玩出很多花樣。

另利用武器的相剋屬性可達到殺傷力加倍,如水或冰系性武器可輕鬆剋制火系武器。

觀察地形地物也可用來大範圍殺敵,如電傳導特性可攻擊在一次麻倒水上的一票敵人;放火燒野草後,搧風讓火舌蔓延到敵人身上。  

其他如開高塔,精力不夠登頂,可利用生火造成的上昇氣流,使讓滑翔傘帶林克飛升。

C. 成長性

在某個讀檔的 Tip看到的文字,大意是冒險的初衷就是藉由不斷的磨練和運用策略而達到夢想的終點。林克從剛甦醒的艱難環境,經過不斷磨練,通過神廟考驗,增加血和精力之容器,賺錢升級裝備和取得高檔武器,從被怪物虐到能秒殺怪物,這個過程會有和林克一起成長的代入感而產生共鳴。 

D. 自由度

玩曠野之息前就聽過:凡畫面上你看到的風景,都是可以到達的地方(這就很厲害,以前玩過的遊戲,很多背景都是無法互動的死背景)。

曠野之息設定的世界遼闊,遼闊到即使騎馬,也讓你騎到不要不要的。所以有傳送系統讓你在短時間大範圍移動,才不會視覺疲勞,這是空間上的自由度。

闖關的自由度上,可不管的主線任務,只玩旁支任務就可以玩到忘了打boss和救公主。加上遇到某些NPC時會有臨時小挑戰,完成還可賺取金錢或寶物獎勵,可用玩森友會的度假態度去玩曠野之息。

另外,要特別提神廟體系。神廟可以成為傳送點 ,主要用希卡之石內的特殊能力或其他工具來完成,解法不只一種,同一個神廟可以一再進入去發掘新解法,又或許可發現新的寶物。神廟難度和複雜度有時差異蠻大,解完有成就感,不解完同樣可以成為傳送點,下次想到再傳回來來解,不用怕找不到神廟。

以上就是我初玩曠野之息,最有感的幾項特色。其他比較特別的還有烹飪和採集系統,涉及食材組成和藥物合成,有機會再分享。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Netflix 記錄片影集 Exhibit A中的一集

看了Netflix 記錄片影集 Exhibit A(鑑識科學:真科學或假證據?),其中一集提到尋屍犬: 

底特律一名父親開車載未成年女兒外出,途中遇到持槍威脅,歹徒最後搶走汽車連同他女兒。

這名父親的女兒後來一直未被尋獲,也無法證明有歹徒劫持的事實,最後被以嫌疑犯的身分起訴。 

法庭上的攻防沒有著墨太多,重點在這個案子裡,尋屍犬提出的證據的證明能力。

美國請來英國的尋屍犬及其訓練員協助調查,在事發車輛的兒童座椅上嗅出味道而發出警訊。被告律師指出,這只說明尋屍犬所指之處曾有受害者的腐屍或血液的氣味痕跡,不能證明是多久前殘留,有太多干擾因子,需有其他直接證據。 

但尋屍犬的證據明顯影響到法官的心證,最後將被害人父親定罪

       

劇中有拍到尋屍犬的訓練和測驗場景,尋屍犬的訓練非常嚴格,除了要準確辨認殘留檢體位置外,對於狗所發出的訊號也有要求,最後必須符合測試標準才能出任務。  

基本上,尋屍犬提供的證據是客觀的,還要考量個案和現場其他情狀,也不排除有人為誘導的可能,有點類似測謊,雖有證據能力,還需有補強證據,始具證明力

另外,此案的檢調在蒐證前已經對被告為前科犯有了偏見

,如美國本土的警犬有搜尋到疑似嫌疑犯的頭套,卻未被提出當作庭審證據。

       

美國許多失蹤案在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情況下,儘管許多間接證據直指嫌疑犯就是犯罪者,當沒有一錘定音的直接證據時,美國在陪審團制度下,仍能借由多數人構成的心證將嫌疑犯定罪。但陪審團也是人,不免被個人情緒或被汙染的證據影響心中那把尺。


此案若以台灣罪疑為輕的刑事司法制度來看,證據為上,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只能無罪推定,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